1.土木工程
专业背景:土木工程是建造各类工程设施的科学技术的统称。土木工程专业主要解决工程建设要经过的勘察、设计和施工等阶段中所涉及到的技术与管理问题,为人们生产、工作和生活提供安全、舒适、耐久的环境,是一门范围广阔的综合性学科。
培养目标:培养适应现代工程建设发展需要,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富有创新精神和能力,具有国际视野和交流能力的从事建筑领域设计、科研、施工和管理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弹性力学、流体力学、土力学、工程地质、土木工程概论、土木工程材料、画法几何、工程制图与计算机绘图、工程测量、混凝土结构原理、混凝土结构设计、砌体结构、钢结构、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土木工程施工与组织管理、建设项目策划与管理、工程概预算、工程经济学等。
就业前景:可从事建筑工程设计、施工、房地产开发、科研、管理和咨询工作,专业前景光明,就业范围宽。
2.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专业背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舒适、健康的室内环境和条件苛刻的工艺生产环境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2000年设置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致力于创造满足人们生活和生产需要的室内环境,并实现自动控制与建筑节能的要求。2012年专业目录调整,专业名称改为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建筑能耗约占社会总能耗的46.7%,随着国家节能减排工作的深入开展,新建建筑的建筑节能与旧建筑的节能改造已经成为新的研究重点和工程热点,这将形成约1.5万亿的建筑节能市场,而占建筑能耗85%以上的空调、供热、热水、照明等系统都属于建筑环境与设备专业范畴。对建筑设备系统寿命和节能运行至关重要的工程设计、设备运行管理等需要众多优秀的专业人才。
培养目标:培养从事工业与民用建筑空调工程、供热工程、通风与净化技术、楼宇设备自动化控制、建筑节能等系统工程的设计、施工、监理、系统调试、运行管理方面的工作,并具有初步应用研究与开发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建筑环境学、热质交换原理与设备、流体输配管网、暖通空调、供热工程、建筑给排水、燃气供应、冷热源工程、建筑电气、建筑设备自动化、自动控制原理、传热学、工程热力学、流体力学等。
就业前景:能在房屋建筑、隧道与地下空间、设备制造等领域从事规划、设计、安装调试、科研、管理等工作。可以到房地产开发、设计研究院、安装施工、工程监理、工程咨询、教学、设备制造等单位就业,也可选择考取公务员或继续深造,就业面极宽,就业前景好。
3.交通工程
专业背景:交通工程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社会经济活动得以正常进行和发展的基础。目前,我国公路、铁路和市政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已进入迅速发展时期,到2015年前后,北京、上海、广州等22个城市将建设79条地铁线路,总长2259.84公里,总投资8820.03亿元;到2020年,我国将基本建成国家高速公路网,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将达10万公里;另外,城际铁路和轻轨也是国家鼓励发展的交通形式。针对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快速发展的实际需要。
培养目标:交通工程专业以土木工程基本知识为基础,以交通规划、道路、桥梁、地铁与轻轨、隧道工程、交通控制与管理为专业知识背景,结合计算机和实践教学等基本技能训练,培养适应交通工程需要的高级工程师和高级管理人才。
主要课程: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工程测量、结构设计原理、桥梁工程、道路勘测设计、路基路面设计、道桥施工、道路交通规划、施工组织、交通工程学、城市轨道交通、交通运筹学、道路交通规划、交通控制与管理、立体交叉规划与设计等。
就业前景:可从事交通规划、勘测、设计、建造、监理、管理等方面的技术和管理工作,主要面向公路、桥梁、市政、城建、公安、铁道和民航等领域,适合在公路局、交通局、市政局、建设局、设计院、高速公路建设公司、高速公路养护公司、交通管理部门等单位工作,亦可到科研、教学单位工作或继续深造。我国正处于交通工程设施建设的高速发展时期,学生就业前景良好。
4.城市地下空间工程
专业背景:现代化城市建设的发展方向是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地铁、地下停车场、地下商业街、下沉式广场、地下综合交通枢纽等地下空间工程已成为现代城市建设的主要组成部分。为解决复杂地质环境条件下的城市地下空间工程的规划、设计和施工问题,作为土木工程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应运而生。
培养背景:以培养复合型城市地下工程建设人才为目标,适应现代城市建设发展,具有土木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获得建筑工程的基本训练,掌握现代城市地下空间工程领域的基本知识和专业技能,获得工程师基本训练并具有创新精神的城市地下空间工程建设高级专业技术人才。
基本要求:本专业要求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数学、力学、建筑结构、工程地质、地下结构工程、岩土工程等基本理论,具有建筑材料、地基基础、地下空间规划、地下结构设计与施工、工程经济与建设项目管理等专业知识;掌握工程制图、工程测量、计算机应用和外语等基本技能;获得地下空间工程设计、施工与管理的基本训练,具备从事城市地下空间工程的规划、设计、研究、开发利用、施工和管理能力。
主要课程: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土木工程材料、工程测量、弹性力学、土力学、岩体力学、工程地质、基础工程、混凝土结构原理,城市地下空间规划与设计、地下建筑结构、地下工程通风与照明、基坑工程、隧道与地铁工程、岩土工程勘察与测试技术、地下工程施工与组织管理、工程经济学、建设项目管理等。
就业前景:主要从事城市地下工程的科研、设计、施工、监理及项目管理等工作,主要就业方向包括房屋建筑工程、城市地铁、市政工程、中国铁路建设、勘察设计单位及大型建筑施工企业等,就业前景良好。